什么木屬性是水的(水屬性的木頭有哪些)
1. 水屬性的木頭有哪些
1、落羽杉
落羽杉又名落羽松,是落葉大喬木,樹高可達25至50米。在幼齡至中齡階段(50年生以下)樹干圓滿通直,圓錐形或傘狀卵形樹冠,50年以上有些植株會逐漸形成不規(guī)則寬大樹冠。池杉樹冠比較窄,在50年以下基本是尖塔形。它是古老的“孑遺植物”,耐低溫、耐鹽堿、耐水淹。
原產(chǎn)于北美及墨西哥,現(xiàn)在中國廣州、杭州、上海、南京、武漢、福建均引種栽培。常栽種于平原地區(qū)及湖邊、河岸、水網(wǎng)地區(qū)。
2、垂柳
垂柳,高大落葉喬木,分布廣泛,生命力強。是常見的樹種之一,垂柳也是園林綠化中常用的行道樹,觀賞價值較高,成本低廉,深受各地綠化喜愛。
主要分布浙江,湖南,江蘇,安徽等地。小枝細長下垂,淡黃褐色。葉互生,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,長8~16cm,先端漸長尖,基部楔形,無毛或幼葉微有毛,具細鋸齒,托葉披針形。雄蕊2,花絲分離,花藥黃色,腺體2。雌花子房無柄,腺體1?;ㄆ?~4月;果熟期4~6月。
3、水杉
水杉,裸子植物杉科。落葉喬木,小枝對生,下垂。葉線形,交互對生,假二列成羽狀復葉狀,長1-1.7厘米,下面兩側(cè)有4-8條氣孔線。雌雄同株。球果下垂,近球形,微具4棱,長1.8-2.5厘米,有長柄;種鱗木質(zhì),盾形,每種鱗具5~9種子,種子扁平,周圍具窄翅。
水杉屬在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約有6~7種,過去認為早已絕滅,1941年中國植物學者在四川萬縣(今重慶市萬州區(qū))謀道溪(今稱磨刀溪)首次發(fā)現(xiàn)這一聞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遺樹種。據(jù)近年調(diào)查,重慶萬州、重慶石柱縣、湖北利川和湖南龍山、桑植均發(fā)現(xiàn)300余年的巨樹。
水杉適應(yīng)性強,喜濕潤生長快,北京以南各地均有栽培。材質(zhì)輕軟,可供建筑、板料、造紙等用;樹姿優(yōu)美,為庭園觀賞樹。
4、龍爪柳
龍爪柳,楊柳科柳屬,旱柳變種。
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株高可達3米,小枝綠色或綠褐色,不規(guī)則扭曲;葉互生,線狀披針形,細鋸齒緣,葉背粉綠,全葉呈波狀彎曲;單性異株,柔荑花序,蒴果。
原產(chǎn)東北(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)、華北(河北、山西、北京、天津、[河南、山東])、西北(陜西、寧夏、甘肅、青海、新疆)。在南至淮河流域和北方平原地區(qū)最為常見。
5、杜梨
杜梨,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,枝常有刺。株高10米,枝具刺,二年生枝條紫褐色。葉片菱狀卵形至長圓卵形,幼葉上下兩面均密被灰白色絨毛;葉柄被灰白色絨毛;托葉早落。傘形總狀花序,有花10-15朵,花梗被灰白色絨毛,苞片膜質(zhì),線形,花瓣白色,雄蕊花藥紫色,花柱具毛。果實近球形,褐色,有淡色斑點,花期4月,果期8-9月。
產(chǎn)中國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湖北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。生平原或山坡陽處,海拔50-1800米。杜梨抗干旱,耐寒涼,通常作各種栽培梨的砧木,結(jié)果期早,壽命很長。木材致密可作各種器物。樹皮含鞣質(zhì),可提制栲膠并入藥
6、紫穗槐
紫穗槐,豆科落葉灌木,高1-4米。枝褐色、被柔毛,后變無毛,葉互生,基部有線形托葉,穗狀花序密被短柔毛,花有短梗;花萼被疏毛或幾無毛;旗瓣心形,紫色。莢果下垂,微彎曲,頂端具小尖,棕褐色,表面有凸起的疣狀腺點。花、果期5-10月。
紫穗槐原產(chǎn)美國東北部和東南部,中國東北、華北、西北及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河南、湖北、廣西、四川等省區(qū)均有栽培。紫穗槐系多年生優(yōu)良綠肥,蜜源植物,耐瘠,耐水濕和輕度鹽堿土,又能固氮。葉量大且營養(yǎng)豐富,含大量粗蛋白、維生素等,是營養(yǎng)豐富的飼料植物。
7、水松
水松,喬木,高8-10米,稀高達25米,生于濕生環(huán)境者,樹干基部膨大成柱槽狀,并且有伸出土面或水面的吸收根,柱槽高達70余厘米,干基直徑達60-120厘米,樹干有扭紋。生于多水立地時樹干基部膨大,常成柱槽狀,耐水濕,為陽性樹種,除鹽堿地外在各種土壤上均能生長。幼苗時期主根發(fā)達,10多年后主根停止生長,側(cè)根發(fā)達,種子在天然狀態(tài)下不易萌發(fā)。幼苗或幼樹期間需要較充足的陽光和肥沃、濕潤的土壤。花期2~3月,球果9~10月成熟。
為中國特有樹種,主要分布在廣州珠江三角洲和福建中部及閩江下游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(qū)。廣東東部及西部、福建西部及北部、江西東部、四川東南部、廣西及云南東南部也有零星分布。此外南京、武漢、廬山、上海、杭州等地有栽培。模式標本采自廣東廣州。
8、楓楊
楓楊,別名:白楊、大葉柳、大葉頭楊樹等。落葉喬木,高達30米,胸徑達1米;幼樹樹皮平滑,淺灰色,老時則深縱裂;小枝灰色至暗褐色,具灰黃色皮孔;芽具柄,密被銹褐色盾狀著生的腺體,葉多為偶數(shù)或稀奇數(shù)羽狀復葉。楓楊喜光,略耐側(cè)蔭,幼樹耐蔭,耐寒能力不強。
主要分布于黃河流域以南。楓楊樹冠寬廣,枝葉茂密,生長迅速,是種常見的庭蔭樹和防護樹種。而且樹皮還有祛風止痛,殺蟲,斂瘡等功效。
9、梾木
梾木,是梾木屬喬木,高3-15米,稀達20-25米;幼枝粗壯,灰綠色,有棱角,老枝圓柱形,疏生灰白色橢圓形皮孔及半環(huán)形葉痕。葉對生,紙質(zhì),闊卵形或卵狀長圓形,稀近于橢圓形。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,總花梗紅色,花白色,有香味;花萼裂片4,寬三角形;花瓣4,舌狀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。核果近于球形,成熟時黑色?;ㄆ?-7月;果期8-9月。
產(chǎn)于中國山西、陜西、甘肅南部、山東南部、臺灣、西藏以及長江以南各省區(qū)。生長于海拔72-3000米的山谷森林中。
10、紫藤
紫藤,別名藤蘿、朱藤、黃環(huán)。屬豆科、紫藤屬,一種落葉攀援纏繞性大藤本植物。干皮深灰色,不裂;春季開花,青紫色蝶形花冠,花紫色或深紫色,十分美麗。紫藤為暖帶及溫帶植物,對生長環(huán)境的適應(yīng)性強。
產(chǎn)河北以南黃河長江流域及陜西、河南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。民間紫色花朵或水焯涼拌,或者裹面油炸,制作"紫蘿餅"、"紫蘿糕"等風味面食。
2. 水屬性的木材
比重比水大的木頭有紫檀木、黃花梨、雞翅木等。
3. 水屬性的木頭有哪些種類
水青岡與櫸木有區(qū)別
水青岡的紋路比較直,而且結(jié)構(gòu)也相對比較粗,更合適和貼面板。而櫸木通常是在南邊比較多,運用也比較廣泛。
1、水青岡:紋理直,結(jié)構(gòu)粗,適宜作膠合板,貼面板,木材耐磨且材質(zhì)輕柔,可供航空器材、紡織和家具等用材,而櫸木做成的家具特別耐磨損,使用很長時間也不會出現(xiàn)磨損毛躁的現(xiàn)象。而且木材本身富有光澤,不容易褪色,因此壽命很長,實用性極高。
2、櫸木:產(chǎn)于我國南邊,北方不知此名,而稱此木為南榆,雖不屬華貴木材,但在明清傳統(tǒng)家具中,尤其在民間,運用極廣。這類櫸木家具多為明式,造型及制造方法與黃花梨等硬木家具根本相同,具有適當?shù)乃囆g(shù)價值和前史價值。為江南特有的木材,紋路清晰,木原料地均勻,色彩柔軟,流暢。比大都一般硬木都重,在木材硬度排行上,歸于中上水平。
4. 什么木屬水
如果說五大神獸 土就是麒麟。 青龍屬木 白虎屬金 朱雀屬火 玄武屬水東方:甲、乙:木:綠色:青龍 南方:丙、?。夯穑杭t色:朱雀 西方:庚、辛:金:白色:白虎 北方:壬、癸:水:黑色:玄武 中央:戊、己:土:黃色:黃麟
5. 五行屬水的木材
沉于水的木頭有8種
只要密度大于水都是會沉底的,這種木頭一般屬于硬木,質(zhì)地堅硬。
1.紫檀木: 產(chǎn)自印度、菲律賓、廣東、馬來半島、泰國。屬小喬科,落葉喬木,亦有時為常綠者,樹皮灰 綠色,樹干多彎曲,取材很小,極難得到大直徑的長樹,邊材狹,材質(zhì)致密堅硬,入水即沉,心材鮮紅& 或橘紅色,久露空氣后變紫紅褐色條紋,紋理纖細浮動,變化無窮,有芳香,同時也是名貴的藥材,用它做成的椅子,沙發(fā)還有療傷的功效,是我國自古以來認為最貴重的木材。
2.黃花梨:又稱降香黃檀,顏色從淺黃到紫赤,木質(zhì)堅實,花紋美好,有香味,鋸解時,芬芳四溢。材料很大,有的大案長丈二、三尺,寬二尺余,面心可獨板不拼。它是明及清前期考究家具的主要材料。
3.花梨/新花梨:我國自產(chǎn),福建、廣東、云南均有,也大量從緬甸、泰國等地進口。木色黃赤,比黃花梨木質(zhì)粗,而紋直,較黃花梨稍差,無悅?cè)讼阄?。鋸末浸水呈綠色,手傷沾濕易感染,有微毒。
4.雞翅木:又稱杞梓木、鐵刀木、丁紋木,產(chǎn)于緬甸、泰國、印度、越南等東南亞國家。實際上,鐵力木質(zhì)糙紋粗,鬃眼顯著,和雞翅木不難分辨。
6.烏木(ebony):又稱烏文木、烏角,黑木等,產(chǎn)地印度、印尼、泰國、緬甸等國。心材為黑色(純黑色或略逞綠玉色)及不規(guī)則黑色,生長年輪不明顯,管空極小,木材有光澤,無特殊氣味和滋味,結(jié)構(gòu)細而勻,材質(zhì)硬重,有油脂感,沉于水,色黑而甚脆,似紫檀而更加細密,大件的絕少。
7.黑檀木:產(chǎn)地印度尼西亞,上海人稱其為綠木,特征及材性同烏木相似,紋理直至淺交錯,結(jié)構(gòu)細密、硬重,有油脂感,通常沉于水。
8.紅木:現(xiàn)在最常見的一種硬木,但在清中期后被廣泛使用,是當黃花梨、老雞翅木等日見匱乏之后大量進口的。
強推





